創新創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人才。11月19日,全球創業周中國站“2019(第4屆)DoerLink 500強企業創新需求發布會”上,海拉、米其林、上海電氣、AWS、百聯、當納利、BMW、耐克、圣戈班、SK海力士、萬向集團等10家大企業對外發布最新創新需求。除了業務上的創新需求,這些大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也求賢若渴,希望招納優秀的人才或創業團隊與之合作。他們看重的創業“人才”,需要具備良好的心態、創業邏輯和強大技術背景。
人才質量優化升級
滬“龍頭”企業員工人數多
根據全球創業周中國站期間,由楊浦區發布的《2019雙創示范基地創新創業指數報告》顯示,就雙創的分項指標進行具體分析。2018年,大專及以上學歷人員數占比為52.8%,相比于2013年的36.4%增長了16.4個百分點,體現出楊浦區對人才的政策支持效果顯著,高學歷人才的聚集效應逐漸增強。人才質量優化升級,2018年高層次人才數為682人,相比于2013年的385人,五年增幅達到了77.1%,年均增長率為12.1%。
發布會上公布了長三角上市公司的產業投資布局。記者注意到,分析顯示,長三角上市公司的優勢行業為機械、基礎化工、汽車、醫藥。在上海,例如主營房地產的綠地控股、主營非銀行金融的中國太保、主營鋼鐵的寶鋼股份、主營建筑的上海建工、主營交通運輸的上海機場、主營煤炭業的上海能源、主營汽車的上汽集團、主營輕工制造的晨光文具、主營銀行的交通銀行,都是上海的龍頭企業,也都是上市公司。上海,也是長三角各行業龍頭企業員工人數分布最多的城市之一。
最新創新需求發布
聚焦人工智能等熱門領域
大企業的最新創新需求是什么?主要涉及人工智能、云計算、智慧體育和新能源等熱門領域。在合作形式上,除了最基本的采購、市場合作,大企業還將依托自己的行業積淀,以聯合開發、技術支持等方式與創業項目達成合作,對于優秀的標的,大企業會采用戰略投資或收購的方式,將初創資金支持。
記者注意到,大企業需求發布過程中,還設有“大企業與初創企業一對一面談”的環節,旨在促進雙方的交流,為雙方提供了一個雙向交流、互助互利、合作共贏的市場技術對接通道。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大企業由于規模龐大、試錯成本高,在新技術的開發廣度和深度方面有所束縛;而初創企業規模較小,面臨資金、人員、渠道等各方面的壓力,手握超前的模式和技術,但由于大企業招標的高門檻,兩者之間很難有溝通合作的機會。通過一場對接,為創新創業企業精準對接產業鏈上下游的大企業,打通大企業與初創企業的互動鏈條,形成有特色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不僅能為大企業鏈接前沿技術與最具創新性的解決方案,也助力創業者正確把握市場趨勢,獲得一定的技術指導、資金支持,獲取標桿客戶,接觸心儀投資機構,雙方共贏發展。
“不一定要把創業企業中的優秀人才‘挖角’到大企業,而是看到創業團隊的價值和其人才優勢!泵灼淞郑ㄖ袊┩顿Y有限公司戰略伙伴關系及創新加速計劃負責人韓春峰告訴記者,他認為,500強企業對人才的選擇上,需要其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懂得創業的邏輯,學會換位思考,當然更重要的是擁有強大的技術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