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名稱]教學科研
[招聘公司]
陜西商洛學院2013年教師人才招聘信息
[職位類型]全職
[薪金待遇]面議/月
[招聘人數(shù)]46人
[性別要求]不限
[學歷要求]碩士
[工作地區(qū)]陜西省 / 商洛市
[所屬行業(yè)]院校/高等教育
[工作經驗]1-3年
[查看次數(shù)]11034次
[刷新日期]2012-12-14
[截止日期]2013-12-14
[職位描述]高層次人才引進要求及辦法
1、教授引進要求及待遇:
(1)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年齡不超過50周歲;
(2)服務期不少于8年;
(3)提供安家費25萬元(碩士學位安家費20萬元);學術活動專項經費3萬元/年(碩士學位學術活動專項經費2萬元/年),享受校內的學位津貼。
2、副教授引進要求及待遇:
(1)具有博士學位,年齡不超過45周歲;
(2)服務期不少于8年;
(3)提供安家費20萬元,學術活動專項經費2萬元/年,享受校內的學位津貼。
3、博士引進要求及待遇:
(1)具有博士學位,年齡不超過35周歲;
(2)服務期不少于8年;
(3)提供安家費15萬元,學術活動專項經費(含科研啟動經費)5萬元,享受校內的學位津貼。
以上各類人才可根據(jù)本人需要,由所在系配備研究助手。其配偶符合人事廳規(guī)定的進人條件可正式調學院工作;如果不符合進人條件,可按照人事派遣的形式解決工作問題,提供過渡性住房,具體情況詳見(商洛學院高層次人才引進辦法)(商洛學院干部人事處網站www.rsc.slxy.cn)
四、應屆畢業(yè)生應聘要求及辦法
1、應屆碩士引進待遇及要求:
(1)具有全日制碩士學位、學歷,年齡不超過35周歲。
(2)服務期不少于8年,入中職前可享受三年學位津貼;
(3)提供過渡性住房一間。
2、應聘者可向 slxyrczp@163.com 發(fā)電子郵件(在面試時提供整套紙質應聘材料一份),材料中應提供如下內容:
(1)個人簡歷及家庭成員情況;
(2)學歷、學位及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證書掃描件或復印件;其中國外留學回國人員須同時提供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外學歷學位認證書;
(3)反映本人學術水平和成就的論文、論著、科研項目、發(fā)明專利等證明材料;
(4)發(fā)送電子郵件的主體格式為:某某學校+姓名+學歷+應聘某系學科方向。
商洛學院是陜西省公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位于著名作家賈平凹故鄉(xiāng),陜東南生態(tài)園林城市——商洛市,這里地處秦嶺東段南麓,北暖溫帶和亞熱帶過渡地帶,氣候 溫和宜人;這里地跨兩大流域,處于秦、楚文化交匯區(qū),文化源遠流長,積淀十分深厚,為商洛學院開展教學、科研,服務和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工作提供了極有利的人文環(huán)境。學院距國際著名都市西安市110公里,兩條高速路,一條鐵路從學院附近經過,公共交通方便快捷,乘車只需一個小時便可到達西安市中心繁華商業(yè)地帶,學院地處商洛市,與大型購物中心、餐館、火車站相距很近,市內交通十分方便。
學院占地34988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208906平方米。擁有塑膠標準運動場1個,專業(yè)實驗室53個,實踐教學場所77個,語音實驗室6個,多媒體教室27個,報告廳5個,計算機1220臺,教學儀器設備總值4577萬元。圖書館藏有四庫全書1套1500冊,館藏紙質圖書73.8萬冊,電子圖書4100GB,紙質期刊1300余種,電子期刊6000余種,建有130座電子閱覽室1個。
學院現(xiàn)有教職工588人,其中專任教師457人,副高級以上職稱137人;長期聘請中科院院士侯洵、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加平、著名作家賈平凹等知名專家學者44人為學院兼職教授,聘請外籍教師3人。學院設有人文社會科學系、中文系、外語系、藝術系、數(shù)學與計算科學系、物理與電子信息工程系、化學與化學工程系、生物醫(yī)藥工程系、計算機科學系、城鄉(xiāng)發(fā)展與管理工程系10個系,設有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部、體育教學部2個教學部,62個本專科專業(yè)。學院面向25個省市(區(qū))招生,現(xiàn)有全日制在校生9618人,成人教育學生2000余人。近年畢業(yè)生就業(yè)率持續(xù)保持在85%以上。
學院不斷加大科研工作力度,科研實力明顯增強。設有“陜西省尾礦資源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設有量子光學與量子信息研究所、賈平凹暨商洛文化研究所、GAP科研工程中心等8個院級研究機構。升本以來,承擔國家及省、廳級科研項目100余項,取得國家專利3項。教師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被國際權威檢索機構SCI、EI收錄48篇,被ISTP收錄17篇。
今后,學院將大力實施特色名校工程、質量立校工程、科研強校工程、管理興校工程、開放活校工程、文化榮校工程,不斷推進教育創(chuàng)新,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提升科研水平、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能力,把學校建成特色鮮明、多學科協(xié)調發(fā)展的應用型本科院校。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