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王某等人付錢給中介尋求到海外務工掙錢的機會,但直到2022年7月,中介以種種理由稱未能成功得到簽證回執(zhí),并拒絕向王某等人退還已交費用。王某等人遂將中介訴至法院,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平谷法院獲悉,近日,法院已判令中介公司退還王某等人服務費。
據(jù)介紹,2020年起某中介公司不斷通過某短視頻平臺開展廣告宣傳,宣稱可以代為辦理到新西蘭務工。后王某等十余人陸續(xù)與某中介公司聯(lián)系,協(xié)商辦理簽證服務事宜。并分別交納了15000元到20000元不等的服務費,與某中介公司線上簽訂《因私出入境服務合同》,約定某中介公司向王某等提供前往新西蘭務工的咨詢、簽證辦理以及個人材料的補充及整理業(yè)務。但直至2022年7月,某中介公司稱疫情原因?qū)е挛茨艹晒f簽、通過初審并得到簽證回執(zhí),但拒絕向王某等人退還已交費用。王某等人訴至法院。
法院審理后認為,王某等人與某中介公司簽訂合同并交納服務費,應享受其提供的因私出境各項服務。但某中介公司未能在約定期限內(nèi)辦理,亦未就辦理出境手續(xù)遇到的問題與王某等人溝通,至今仍未完成且沒有進展,合同目的已無法實現(xiàn),某中介公司已構成根本違約,王某等人有權解除合同并要求某中介公司退還費用。故最終判令某中介公司退還王某等人服務費。
法官提示:
該類案件的產(chǎn)生很大程度上和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不無關系,通過個案也應當看到,在常規(guī)的出境務工中普遍存在操作不規(guī)范、機構不合法、權益無保障等隱患。境外務工有風險,警惕要提高,切勿被“高薪”的幌子蒙騙,誤入中介的坑。
同時,提醒選擇出國務工的人員應選擇靠譜、有資質(zhì)的機構,通過商務部官方網(wǎng)站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勞務合作企業(yè)名錄可以查詢到外派勞務企業(yè)名單。
作為勞動者個人還要和正規(guī)的勞務派遣企業(yè)簽訂《外派勞務合同》,同時在出國前還要確認與外國雇主簽訂《雇傭合同》,以免走出國門無所是從。還要警惕不要與無資質(zhì)的個人簽訂《外派勞務合同》。
此外,出門在外應遵守當?shù)胤伞⒆鹬禺數(shù)仫L俗、習慣。如果出國后遇到不良企業(yè),在待遇、工作環(huán)境等與約定不符,存在克扣工資或者故意拖欠工資的情況時,要提高警惕,同時注意證據(jù)留存,在第一時間選擇報警等合法手段進行維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