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陜西省咸陽市人社局在開展“人社工作進園區”服務活動期間,陜西生益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資源與行政部經理曹學龍高興地說:“現在申請勞動能力鑒定非常簡便,打開政務網,用社保卡掃一掃,上傳資料,申請就完成了,再不用來回跑了。”
近年來,咸陽市人社局堅持以“數字化、網絡化、可視化、智能化”的高水平治理、高效能經辦、高品質服務、高質量發展為導向,依托“數字人社”平臺,集成搭建勞動能力鑒定全業務、一端口的“e智·鑒定”系統,堅定守牢鑒定公平公正主陣地,有力保障了企業和職工合法權益,有效維護工傷保險基金安全。
功能豐富的線上系統
“心懷他人憂,急如星火燃;解困扶危時,清廉不染塵。”近日,參加完2024年度第二批次勞動能力鑒定的咸陽市中心醫院職工李君鳳向人社局送來了一面錦旗。
“我同事以前也發生過工傷,為了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前往辦公地點來來回回好多次,雖然順利辦結,但很麻煩。我這次申請鑒定時,在手機的‘秦云就業’App上一搜,服務端口頭條彈出‘鑒專員’智能引導,我根據自己的情況,點擊相應的講解視頻,根據流程操作順利完成了勞動能力鑒定申請。后來,我還接到了短信通知,告知審核情況以及現場鑒定的時間、地點,真是太方便了!”李君鳳說。
咸陽市人社局聚焦“數字化服務全過程,閉環管理全鏈條,守牢基金安全全周期”,優化勞動能力鑒定業務,強化數字化技術攻關,推動部門業務數據共享,全面整合數字鑒定系統、新媒體政策宣傳平臺、遠程視頻鑒定平臺、線上云儲存和全流程跟蹤監控,集成搭建勞動能力鑒定全業務“e智·鑒定”系統。該系統“一鏈式”聯通企業、職工、勞動能力鑒定辦理、社保經辦和紀檢監察等17類51個工作端口,用人單位、職工通過手機智能“鑒專員”輔助,即可在線享受政策宣講視頻、鑒定公告、鑒定申報、資料補充、結論打印等全流程服務,實現勞動能力鑒定質效雙優。該系統上線以來,服務效能較傳統模式提升近40%,受到企業和職工的歡迎。
貼心便民的智慧服務
“引入AI智能,有效解決了行動不便職工的鑒定難題,讓病、傷職工在家就能通過手機輕松完成鑒定前期一系列申請工作。”“鑒專員”平臺負責人張冬子說。
咸陽市人社局扎實推進社會保障全周期數字化工作。綜合實施線上直辦、線下簡辦,前端公開、終端透明的服務保障模式,有效實現“政策出臺即見效”的目標。
一方面,咸陽市全面推進智能化建設運用。以國家勞動能力鑒定政策為標準,將全市勞動能力鑒定數據資源歸集“e智·鑒定”系統,實現省市縣協同、政企聯動、端口互通,做到從申請鑒定到出具結論全過程跟蹤服務。
另一方面,咸陽市加快智能場景服務應用。推出勞動能力鑒定幫辦、代辦服務模式,按宣講、告知、受理、接辦分類搭建“e智·鑒定”應用場景,實現了勞動能力鑒定政策解讀、鑒定流程示意“一個視頻講解”,鑒定公告發布、鑒定結論公示、鑒定查體須知“一個二維碼呈現”,鑒定結果打印、申請入戶、快速和異地鑒定“一鍵能夠受理”,病、傷職工享受個性化服務“一個崗位辦結”。
更加堅實的作風保障
“上線‘e智·鑒定’系統,是以小切口改革為突破,精準化、便利化破解群眾在勞動能力鑒定、病鑒領域辦事難、辦事慢問題的積極探索和有效嘗試,也有利于破除作風頑疾。”咸陽市勞動能力鑒定中心主任王峻說。
一方面,咸陽市強化線上智能監管。全面建立鑒前、鑒中、鑒后監管機制,注重人防、制防、技防、群防協同發力,突出鑒前病案資料審核、鑒中信息比對、鑒后等級確認重點環節。同步建立線上鑒定等級智能比對系統,形成了“信息校驗、現場鑒定、印章管理、結論領取、檔案管理”全流程監管新格局。
另一方面,咸陽市創新服務模式機制。積極推動建立原始申報資料全面核檢、醫療機構病歷核檢、醫學查體評定、病案評審、集體合議鑒定結論的“雙檢雙評一合議”評審制度,推行鑒定全程印證、全程錄像、全程留痕、全面審核的“四全”鑒定工作模式,邀請紀檢部門、省級人社部門全程監督,確保鑒定流程公開、公正、公平,構建起系統化、集成化、公開透明的勞動能力鑒定機制保障體系,兜牢社保基金安全底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