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獲悉,重慶市忠縣總工會自2021年開始構建“1+3+5”群眾性勞動爭議化解工作體系,以“建立一個平臺、筑牢三道防線、構建五方聯動”為核心內容,推動勞動爭議處置在早、化解在小。截至目前,全縣化解勞動糾紛600余件,幫助困難職工申請法律援助30余件次,追回勞動報酬近2000萬元。這一做法入選全國工會重點工作創新案例。
為提升爭議預防調處效能,忠縣總工會著力構建“1+3+5”群眾性勞動爭議化解工作體系。“1”即建立勞動爭議一站式解決糾紛平臺,設置工會綜合法律站點,通過流程優化、協同推進實現糾紛預調、勞動監察、勞動仲裁、法律服務、司法確認等5個環節無縫銜接,降低職工的維權成本。
“3”即筑牢矛盾化解三道防線。通過黨建共聯共建促進企業“自檢”、開展勞動法律監督專項檢查等方式,抓前端、治“未病”,筑牢“無訴”第一道防線;通過構建多元協同調處機制等方式,抓中端、治“欲病”,筑牢“止訴”第二道防線;通過數字賦能優化服務等方式,抓末端、治“已病”,筑牢“息訴”第三道防線。
“5”即構建五方聯動工作機制。忠縣總工會牽頭與縣司法局、縣人社局、縣法院、縣檢察院簽訂勞動爭議糾紛預防化解五方聯動機制框架協議,建立群眾性勞動爭議化解機制。
“感謝工會為我們撐腰,這么快就解決了我們和原單位的糾紛。”前不久,在忠縣總工會勞動爭議調解室,李光金等27名退休職工與原用人單位簽訂完調解協議后激動地說。據悉,縣總與縣人民法院聯合開展調解,讓27起糾紛實現一次性調解、一次性確認、一次性履行完畢。
據統計,2023年,忠縣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案件數同比下降26.6%,進入訴訟程序的勞動爭議糾紛案件數同比下降12.9%,被確定為重慶市群眾性勞動爭議化解工作試點區縣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