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戰略’引領浙江發生精彩蝶變,靠的是打‘創新牌’、吃‘改革飯’、走‘開放路’。當前,浙江處在發展關鍵期,仍然要靠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痹诤贾輩⒓邮蓵氖≌䥇f委員、寧波市第六醫院脊柱外科副主任胡勇向大會提交提案,建議加強科技與制度協同創新、人才與產業深度交融,用好人才評價“指揮棒”,不斷提升浙江省科技核心競爭力。
“科研成果如果得不到轉化,就是鏡中花、水中月。要推動更多創新成果‘轉得出、接得住、成長好’,走出實驗室、走上生產線,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胡勇說,不拒眾流,方為江海。要拆除阻礙產業化的“籬笆墻”,將各方力量團結在一起,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科技人才。”胡勇認為,要破除制約專技人員創新創業的體制機制障礙,營造支持鼓勵創新創業的制度政策環境,形成推動科技創新的強大合力,促進和強化科技同經濟對接、創新成果同產業對接、創新項目同現實生產力對接。他建議,支持科技人員帶成果轉化落地,對帶技術、項目、成果來浙江省實現產業化的高層次人才給予一定啟動資金;圍繞人才創業項目上下游關鍵技術、產品、應用場景等,做好補鏈延鏈工作,推動新技術、新產品快速走向市場。
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胡勇說,企事業單位要更多地關注人才,以事業吸引人才匯聚,以人才賦能企業升級,不拘一格地將更多科研項目、科研資源向一線人才傾斜,鼓勵有潛力的一線人才勇挑重擔、勇于嘗試、揭榜掛帥。
人才評價具有導向和示范作用,要發揮好人才評價的“指揮棒”作用。胡勇建議,要破除“論文主導”依賴,對從事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社會公益研究等不同崗位類型的科技人才評價進行細化分類,鼓勵醫生上臨床、工程師下廠房、農業技術人員到田間地頭,激勵各類人才在科技前沿一線建功立業,在基層實踐探索中找辦法、解難題、提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