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在线操_亚洲性专区_亚洲午夜一级毛片_天天操狠狠操 - 中国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碩博人才網

上海閔行區總2020年職工創新工作回顧

  “創新,戰勝危機的最強動力”——2020年印發的《閔行區職工科技創新成果項目匯編》序言中有這樣一句話,道出了職工創新工作的重要性。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創新能力更強的企業能更快走出困境。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實施“三大任務、一大平臺”的攻堅之年。今年,閔行區總工會印發《閔行區關于推進職工科技創新工作的實施辦法(試行)》,將工會一系列創新工作系統化、規范化。作為職工的代言人,區總工會始終關注職工創新工作,以工會平臺營造創新氛圍,以先進評選培養創新人才,以配套激勵推動創新落地,讓創新之花開放在閔行372平方公里的大地上。

  創新土壤

  以工會平臺營造創新氛圍

  閔行區總工會連續多年開展職工崗位攻關、科技創新活動。其中,“閔行區工人發明家、職工科技創新英才和優秀創新團隊選樹”及“閔行區職工科技創新成果項目征集”是兩項重要抓手。對于在選樹評選中脫穎而出的優秀項目,將優先推薦參加上海國際發明展和市總工會優秀創新成果獎評選。去年的第三屆國際發明展上,區總工會選出80個項目參展,最終獲得21個金獎、26個銀獎和33個銅獎的出色成績。

  “創新工作室”每年選樹命名“10+5”

  在區總工會搭建的諸多平臺中,各類創新工作室是閔行區成功培養高技能專業人才的優質土壤,胡振球、王東等勞模都是通過創新工作室的平臺成長起來。目前,閔行區已成功創建區級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42個,其中以勞模為帶頭人的工作室17個、以一線創新職工為帶頭人的工作室25家。據悉,從今年開始,閔行區計劃每年創建勞模、技師、工匠、巾幗、職工等各類區級創新工作室10家,區級示范性創新工作室5家。

  2011年以來,市總工會在全市開展上海市“勞模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十年來,閔行區已成功創建以曹月琴、王東、施國偉、劉紀周、洪耀偉、胡振球、楊桂生、陳曉群作為領軍人物的市級勞模創新工作室8個。其中,胡振球勞模創新工作室在2019年被評選為中國長三角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

  2013年開始,閔行區總工會以勞模先進評選、職工科技創新競賽活動為契機,將一線技能創新型職工人才納入工作室創建條件范圍,啟動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創建命名工作,持續推進區級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建設,不定期舉辦“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交流分享會,將創新工作室打造成為職工成長的“大課堂”、技術創新的“孵化器”、成果轉化的“中轉站”。

  今年,閔行區創新工作室申報工作自3月啟動,共收到區創新工作室(勞模、工匠、技師、巾幗)申報41家,區示范性創新工作室申報6家。經過資格審核、專家組評審和領導小組評審等程序,創建閔行區創新工作室10家,其中勞模創新工作室3家,工匠創新工作室2家,技師創新工作室3家,巾幗創新工作室2家;命名閔行區示范性創新工作室5家,其中勞模創新工作室3家,工匠創新工作室2家。

  “閔工學堂”打造“1+N”課程體系

  2020年,“閔工學堂”新創18家,累計創建50家。其中,上海市職工學堂29家,示范性上海市職工學堂19家,推出科學技術、法律知識等9大類293門課程菜單,在教學點和課程菜單上實現了全覆蓋。

  目前,“閔工學堂”建設以職工便利、需求為導向,已構建“五有”學堂網絡,具體指的是有固定場所、有培訓設施、有精品課程、有師資隊伍、有專人負責。而在課程設置上,區總工會以本區職業院校教師、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負責人、領軍人才等為師資,形成一批精品課程。同時,在精品課程的前提下,形成具有各自區域的配套課程,打造“1+N”課程體系。

  “主題競賽”助力科創中心建設

  今年,閔行區在承辦“第三屆進博會立功競賽暨推進虹橋商務區高質量發展推進會”的同時,緊緊圍繞虹橋商務區發展實施意見,在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高端裝配、信息技術等方面開展競賽。其中,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領域的34個競賽參加上海市“聚力新科技,奮進新時代”加快科創中心主題立功競賽,8個項目進入決賽終評。

  雖然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延期舉行,但閔行區總工會以此為契機開展電子商務、智能化樓宇管理等相關主題競賽,并動員廣大職工圍繞生產經營開展經濟技術創新活動,推動職工崗位攻關、科技創新。

  此外,閔行區總工會也運用合理化建議和先進操作法評選、職工科普講師團等工會傳統工作抓手,進一步鼓舞職工創新創造的熱情,持續激發職工創新創造活力。

  創新開花

  以人才隊伍打造創新體系

  9月24日,一場圍繞職工創新的培訓在閔行展開。上海市總工會兼職副主席王曙群、閔行區總工會兼職副主席胡振球為榮獲區創新類榮譽的創新人才、區內工會工作者帶來一堂別樣的課程。

  在不斷開展的各類“五小”創新、發明創造活動中,職工也實現了相應的成長,不少職工被命名為“閔行當代工匠”、“上海工匠”,在職業發展的過程中綻放實現自身價值之花。

  每年,閔行區每年都注重做好工匠的選樹和培養工作,近三年來,培養出“閔行當代工匠”30人,“上海工匠”6人。今年,來自華漕鎮的張永千當選“上海工匠”。

  作為“上海工匠”的蓄水池,2020年,“閔行當代工匠”共收到基層申報148人,其中通過工會系統申報118人,經過層層評選,現場發布最終命名“閔行當代工匠”10名,“閔行當代工匠”提名獎9名。

  在對各類創新工作室命名的基礎上,閔行區總工會借助創新成果發布的契機,對2018-2019年度閔行區工人發明家、閔行區職工科技創新英才和閔行區優秀創新團隊進行了表彰,完善創新人才隊伍的體系建設。

  創新結果

  以配套激勵推動創新落地

  創新人才不斷開花,他們的創新成果也在結果。閔行區總工會通過真金白銀的不斷投入,推進創新成果落地。每年3-4月、8-9月,區總工會都會分2次開展晉升技師、高級技師獎勵、企業一線職工授權發明專利獎勵和帶教師傅獎勵申請。

  每年,區總工會實施推動職工技能等級晉升獎勵計劃。針對師徒帶教、晉升技師和高級技師且符合條件的職工以及獲得“發明專利”的企業一線職工,在市總工會一次性獎勵的基礎上進行配套獎勵。

  今年上半年,區總工會共審核通過晉升技師獎勵申請23人次,高級技師獎勵申請10人次,一線職工授權專利發明獎勵申請42個,帶教師傅獎勵51人次,總計發放補貼15.6萬元。下半年共收到技師、高級技師晉升獎勵申請23人次,一線職工授權發明專利獎勵申請35人次,帶教師傅獎勵申請33人次。

  近三年來,閔行區總工會加大職工創新資金保障力度,支持職工創新活動開展,資助職工創新項目和創新工作室建設,獎勵職工技能晉升和崗位創新。

  此外,區總工會同樣資助勞模、工匠、技師、巾幗和職工5類創新工作室開展創新活動,對獲得“上海市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稱號的,閔行區總工會在市總工會獎勵的基礎上,以1:1的配套給予創建資金扶持。  返回首頁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碩博人才網 版權所有
第一域名:m.zh8966.com第二域名:www.shuobo114.cn
碩博人才網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務的人才招聘網站,是國內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譽保證。并提供招聘會信息、人才市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