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工會嗎?我是點焊車間的張麗,今天身體不舒服,能否申請替崗?”日前,江蘇省連云港市灌南縣金銳電子公司工會辦公室工作人員韓磊接到求助電話后立即答復道:“公司要發一批貨去上海,你去幫助貼標簽,你的崗位將安排其他人替崗。”如今,在灌南縣總工會的推動下,該縣已有百余家企業設立“待替崗”職位,在維護職工身心健康的同時幫企業穩崗穩產,保證了企業生產經營的正常進行。
灌南縣總調查發現,在企業復工復產中,不少職工在鉚足了勁兒投入工作的同時,不時面對生活中有急事而不得不請假的情況。為了維護職工身心健康,同時幫助企業穩崗穩產,灌南縣總決定借鑒金銳電子公司設立“待替崗”職位的經驗,在企業中普遍推行“待替崗”做法。
“待替崗”職位一般由企業生產能手、技術骨干及行政管理人員等組成。他們一方面從事自己的本職工作,另一方面處于隨時待命的狀態,當生產一線職工因身體不適、家中有急事等原因需要替崗時,由公司工會安排熟悉崗位的“待替崗”職位人員頂替職工上崗。
灌南縣匯宏精密制造公司主營汽車軸承。該公司應灌南縣總響應設立“待替崗”職位后,除了接受職工提出替崗的請求外,還在公司的門口、停車棚及車間等處,安排專人負責留心職工的情緒變化。當發現個別職工神情異常時,公司工會將主動聯系職工了解情況。若職工因身體健康、精神狀態等情況影響上崗,工會將協調人員替崗。
今年8月的一天,匯宏精密制造公司職工孫儷在車棚給電瓶車充電時,連續3次都沒有插穩插頭。這一細節被負責觀察職工情緒變化的工會干事程軍發覺,程軍當即與其交談,獲悉孫儷的丈夫腦部出現不良癥狀,急需外出就醫,孫儷正為費用發愁。對此,程軍一方面建議行政方安排別人幫助孫儷替崗,另一方面向公司工會反映她的難處。工會立即行動,安排4000元職工互助金給孫儷,并開展獻愛心活動。
據統計,該縣通過“待替崗”這種形式,每月為遇到特殊情況而一時難以上崗的職工提供臨時頂崗2000多人次。
目前,該縣百余家設立“待替崗”職位的企業保持著零事故的優良局面,且生產效率同比提升了5個百分點,產品的優等率提升7個百分點且保持在98%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