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社區關心,聯系協調了這個攤點,不然我只能悶在家里”
鋪路搭臺 廣開就業渠道
每天一早,59歲的楊海明就來到合肥市蜀山區五里墩街道陳村路社區鳳凰城菜市場門口,擺好修鎖攤位,開始一天的工作。“多虧社區關心,聯系協調了這個攤點,不然我只能悶在家里。”楊海明激動地對記者說。
多年前,楊海明因交通事故導致左腿截肢,就業困難。雖然陳村路社區為他申請了低保,但他覺得自己還有一定勞動能力,不能一直閑著。今年初,趁著社區工作人員前來探望,楊海明主動提出自己會修鎖配鎖,希望可以在周邊就業。“既然老楊有一技之長,也有就業意愿,我們就積極協調鳳凰城菜市場管理方,在菜市大門口為他安排了一個暖心攤位。老楊維修水平高、服務熱情,開張后生意還不錯。”社區第二網格網格長韋亮說。
據陳村路社區干部介紹,該社區積極宣傳蜀山區“智慧就業”系統,目前系統上社區入庫企業173家,近期求職登記的居民200余人,幫助完成就業人員11人。五里墩街道也堅持每月組織一次就業招聘會,結合小區黨支部、網格長及樓棟長摸排調查就業困難人員,多方位、多元化解決轄區居民就業問題。
“在家門口就業,是我最大的心愿。”6月15日,提起新工作,蚌埠市龍子湖區李樓鄉八里崗村村民秦士兵欣慰地說。多年來,他一直在外地工作,很難照顧家庭。今年春節后,在村里幫助下,他在安徽徽玻玻璃有限公司上班。現在,老秦騎車10分鐘就能到單位,收入也可觀。
秦士兵和徽玻玻璃的“雙向奔赴”,源自蚌埠市今年開展的“春季攻堅”行動。活動期間,一批返鄉務工人員實現了留蚌就業、家門口就業。截至目前,該市摸排返鄉務工人員28.4萬人、企業1054戶,其中缺工企業424戶,達成就業意向2.4萬余人,實際招工1.5萬余人。
“想找一份比較穩定的工作,應聘了幾家企業都沒成功,有的企業只提供臨時崗位”
務實選崗 先就業再擇業
“通過設置輔助性就業崗位,我們已吸納30多名殘疾人就業,力爭幫助他們實現生活自理、勞動自強、學習自主和社交自信。”合肥市廬陽區潤廬殘疾人輔助就業工坊負責人劉仁如告訴記者。該工坊制作間主要組裝圓珠筆,經老師指導,殘疾人學員在1天內就能學會操作。
輔助性就業是幫助智力、精神和重度肢體殘疾人集中從事生產勞動、實現就業的有效途徑之一。去年,合肥市認定輔助性就業機構43家,安置智力、精神和重度肢體殘疾人950人。不過,仍有少數殘疾人及其家屬對就業存有顧慮。“我們家離就業工坊有8公里左右,我身體不好,沒法陪孩子坐公交車,他獨自出門,我不放心。”合肥市一名殘疾人家長劉大媽說。
“有的殘疾人不了解輔助性就業崗位,擔心受歧視,不愿加入。”一名殘疾人工作者告訴記者。輔助性就業機構由殘聯部門認定,就業人員均為殘疾人,機構管理人員和指導教師也有多年服務殘疾人經驗,并不存在對殘疾人不友好行為。
除了部分殘疾人及其家屬就業時存在顧慮,一些年齡大的人群就業時也較為苦惱。“想找一份比較穩定的工作,應聘了幾家企業都沒成功,有的企業只提供臨時崗位。”55歲的合肥市民韓先生說,這段時間,他暫時在一家商場擔任門衛,邊干邊尋其他就業崗位。蜀山區人社局相關工作人員坦言,由于就業困難人員自身技能水平不高,年齡偏大,在勞動力市場并不占優勢,少有企業愿意雇用他們。所以部分就業困難人員主要從事臨工、散工,工作穩定性較差,潛在失業風險較高。
蚌埠市民鄒先生自今年4月份以來,兩次就業、兩次離職。工資不高、工作地點離家遠、適應不了工作強度、和同事相處不愉快……“想找一個讓自己滿意的工作,不想將就。”鄒先生說。對此,安徽德勤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經理呂云霞建議,有就業意愿的勞動者不宜對工作“挑肥揀瘦”,應把握就業機會,先就業再擇業,否則脫離社會過久,不利于再就業和穩定就業。
“正推進‘三公里’就業圈建設,幫助重點群體實現社區內可持續就業、城鎮范圍內靈活就業”
多措并舉 促進就近就業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崗位是每個勞動者安身立命之基。今年以來,蚌埠市推進脫貧人口穩崗就業,脫貧人口已返崗就業4.8萬余人,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1萬多個,安置脫貧人口、監測對象就業1萬余人;對于就業困難群體,該市開展就業援助月等專項活動,1月至4月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9583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297人。
“我們正推進‘三公里’就業圈建設。該項目將建立并完善網格化社區就業服務,幫助社區居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幫助社區就業困難群眾等重點群體實現社區內可持續就業、城鎮范圍內靈活就業;同時,有效發揮平臺作用,為企業、個體工商戶提供員工招聘渠道。”蚌埠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以來,合肥市蜀山區人社局精簡流程和材料申報手續,積極舉辦公益性崗位對接會、發揮智慧就業服務平臺作用等幫助就業困難人員穩定就業。截至目前,已開發公益性崗位133個,目前在崗1497人,撥付公益性崗位補貼資金1101萬余元。下一步,該區將擴大有效投資、開發更多公益性崗位,同時繼續優化創業擔保貸款申領流程,擴大就業增量。
提高技能水平有助于就業困難群體提升就業競爭力。我省部署開展暖民心行動,其中《就業促進行動方案》中提出“聚焦重點群體就業需求,精準開展就業技能培訓”,“我們支持企業開展職工技能培訓和轉崗轉業培訓,組織失業人員參加培訓,擴大培養培訓規模,強化培訓基礎能力建設,落實職業技能標準,提高勞動者就業和職業轉換能力。”合肥市蜀山區人社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今后要進一步加大政策宣講力度,落實好各項殘疾人就業幫扶措施,充分打消殘疾人及家屬的就業顧慮,鼓勵和引導更多殘疾人走出家門、找到合適工作,幫助他們通過就業過上更幸福、更美好的生活。”合肥市廬陽區殘聯就業服務所所長張毅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