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邊已經安頓好了,廠里吃住都挺好的,你們放心吧!”2月18日,在百路達(廈門)工業有限公司參加完崗前培訓后,29歲的禹浩第一時間打電話向涇源縣香水鎮的父母報平安。
“這次從老家到福建跨省務工,政府部門和用工企業包機、包車接送,讓我們感到很暖心。”禹浩說,新的工作環境很適應,打算長期干下去。
2月17日,涇源縣組織116名農村勞動力赴福建省務工,拉開了該縣包車包機集中輸送勞動力跨省務工的序幕。
“我們主動加強與廈門市同安區、海滄區人社部門的溝通協調,對接企業崗位用工信息,簽訂勞務協議,包車包機‘點對點’輸送務工人員跨省務工,實現務工人員出家門、上車門,下車門、進廠門。”涇源縣就業創業和人才服務中心主任馬海成說。
西吉縣充分發揮駐北京、福建、內蒙古、新疆、廣東、山東等地勞務站和勞務中介公司主體作用,加強信息對接和勞務協作,精選務工條件好、工資待遇高、社會保障全的就業崗位,按照“成熟一批、輸送一批”的方式集中輸送勞動力跨省轉移就業。
“我們堅持小數量、多批次的輸轉方式,今年計劃‘點對點’集中向區外用工企業輸送務工人員2000人以上。”西吉縣就業創業和人才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說,目前該縣已“點對點”包車包機集中向福建、江蘇、浙江等地輸送務工人員360余人。
西吉縣將臺堡鎮的韓忠強等8名勞動者,被“點對點”輸送到福建省漳州立達信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務工。“這里工作環境好,上班掙錢有保障,還能學技能長見識!”韓忠強說。
今年以來,寧夏繼續把勞務輸轉作為保民生、穩就業、促發展的重中之重,不斷深化省際勞務協作,積極鼓勵各級公共就業服務部門持續加強與福建、新疆、內蒙古、青海、浙江、廣東等省區的勞務用工對接,大力開展崗位推介、崗前培訓、集中輸送等服務,通過包車、包機等方式“點對點”“一站式”精準輸送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打通了公共就業服務“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區通過包車、包機35趟次“點對點”輸送2499名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