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火把點燃激情,千年彝繡牽手時尚,近日,“夢回千年·牽手時尚——指尖上的記憶”彝繡動態展暨彝繡沉浸式體驗街區啟動儀式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彝人古鎮茶花溪舉行,集中展示展演楚雄彝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的文化魅力。
記者從啟動儀式上獲悉,目前,楚雄州已有5.7萬名繡娘拿起繡花針,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彝繡產業增加值從2012年的2100萬元增長到2022年的2.45億元,今年一季度,彝繡產業增加值達4780萬元。彝繡產業已成為助力農民增收、推動鄉村振興的溫暖產業、幸福產業。
近年來,楚雄州通過深化滬滇、閩滇文化協作,使楚雄彝繡走進北京國際時裝周、上海時裝周、紐約時裝周、米蘭時裝周,從一個鄉村小舞臺走向國際時尚大市場,跑出了特色化、高端化、產業化、國際化的加速度,實現了“繡品變商品、繡片變名片、秀場變市場”的三大轉變。
據了解,目前楚雄州建成2個省級文化產業園,與新華社合作啟動全國首個“新華·彝繡產業發展指數”編制、與楚雄師范學院合作成立全國首個彝繡現代產業學院、與湄洲島國家旅游度假區合資組建默娘彝繡文創公司,全國首個彝繡數字文化產業園·彝繡產品交易中心正式投入運營,培養各級代表性彝繡傳承人167人,彝繡經營戶538戶、彝繡車間56個、繡坊136個,逐步形成“區域有園區、縣縣有企業、鄉鄉有車間、村村有繡坊”的發展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