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在线操_亚洲性专区_亚洲午夜一级毛片_天天操狠狠操 - 中国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碩博人才網

代表委員關注企業創新主體為何留不住人才

  “我們核心技術團隊有50人左右,實際上我們需要更多人。但目前不僅招人難,留人也很難。”3月9日,在談到企業創新問題時,加西貝拉壓縮機有限公司技術開發部副部長周慧代表有些惆悵,“近年來陸續招了30多人,不到3年就走了7個。”

  今年兩會,多位代表委員對企業創新人才的流失表達了擔憂,并呼吁科技政策加強對企業主體的關注,破除企業創新面臨的人才瓶頸,讓企業真正成為創新主體,發揮主力作用。

  高層次創新人才很少選擇去企業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報告顯示,目前,我國企業研發支出占全社會研發投入總量的比重達到70%以上,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持續凸顯。但多位代表委員表示,在各類科技人才眼中,企業這個創新主體未必就是創新的主力。

  “我們團隊流失的研發人員,去向很多,有的去了事業單位,有的選擇了外企,但大部分最后都流向了高校和科研院所。”周慧代表說。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副校長徐景坤委員也觀察到了創新人才的這一流動趨勢。“高層次優秀人才很少流向企業,尤其是從事基礎研究的高層次人才,就業去向往往是科研院所或高校,極少選擇去企業,就算是選擇企業也會選擇大型國企。”

  “目前,在很多領域,創新主體并不在企業,主要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四川海特集團董事長李飚代表告訴記者。

  據了解,我國的科研創新人員主要供職于實驗室、研發中心、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盡管各地各單位一直在想方設法“推動人才向科研生產一線流動”,但人才流動觀念上的障礙仍有待突破。

  “在傳統認知中,企業的技術研發人員并不算是科研人員。各界對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科研創新認知程度更高。”周慧代表表示。

  企業為何留不住人?

  “兩會前,我查看了2018年科學技術部的人才中心官網,所有的政策基本都是針對高校、科研院所的,很少提到企業。”周慧代表認為,當前科技政策關注的重心在于高校科研工作、科技成果轉化等。

  李飚代表也向記者表示,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發生變化,企業已經成為重要的市場主體,但與研發創新相關的各項科技政策尚未做出相應的調整。

  “對于企業而言,只有等科技成果轉化完了以后才有資金,這一過程需要時間。”李飚代表表示,尤其在基礎科研領域,企業的創新人才掙不到錢,人不好留,流失很大。

  在李飚代表看來,國內企業的薪酬水平在市場上也不具備很強的競爭力。“很多領域需要國際化人才,在國外二三十萬美元的年薪并不算什么,但放在國內概念完全不同。”企業為了吸引人才,往往需要在市場平均薪酬水平上再加碼,創新成本很高。

  “現在企業對人才的投入普遍加大,待遇并不是人才離開企業的直接原因。”周慧代表認為,企業難以留住創新人才,技術研發部門的責任大、壓力大是一個重要原因。“企業直接面對市場,任務很緊,競爭也很激烈,如果創新拿不出成果,市場很快就會被別人搶走。”

  創新主體如何發力成為創新主力?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數據,2017年至2018年,我國有專利申請企業較上年新增6萬家,但企業對國內發明專利申請增長的貢獻率不升反降,下滑0.3個百分點。作為創新的重要主體,企業的創新主力作用亟待加強。

  對此,云南白藥集團有限公司創新研發中心研發總監朱兆云代表建議,通過股權分配等形式吸引和激勵人才共同奮斗。“在業績考核體系上,可以根據客觀實際做出分步規劃,不必急功近利,這也是對人才最大的支持和鼓勵。”

  李飚代表的答案落腳于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創新有儲備也有能力,應該好好利用,加強對它們的支持力度。”李飚代表建議,將民營企業的科研能力建設納入國家基礎科研的整體布局,同時要加強民營基礎科研的政策性金融投入。

  美的集團家用空調創新中心主任李金波代表也表示,希望有關部門為企業提供國家開放性政策的指引,進一步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提升企業作為創新主體的地位。
  返回首頁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碩博人才網 版權所有
第一域名:m.zh8966.com第二域名:www.shuobo114.cn
碩博人才網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務的人才招聘網站,是國內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譽保證。并提供招聘會信息、人才市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