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好轉,復工復產按下加速鍵,沈陽的零工市場也逐漸恢復了生機。有的行業用工需求火爆,有的行業則遇冷,與往年的行情有很大變化。
“要家政員不?”“面案、水臺呢?”4月8日,沈陽魯園農民工勞動力市場內上百個戴著口罩的零工等待招工。《工人日報》記者剛走進,就有不少人誤以為是雇主,呼啦啦地圍了上來。其中,家政、餐飲行業求職者眾多,這與往年沈陽零工市場用工需求截然相反。
得益于疫情防控形勢的不斷好轉,以及政府出臺的復工復產扶持政策,沈陽各大零工市場恢復生機。《工人日報》記者走訪多家零工市場了解到,沈陽裝修、物流行業急需大量人手,來一車拉走“一批”。而餐飲行業受沖擊較大、家政員入戶面臨雇主“信任危機”等原因,找工者“一活難求”。
裝修、物流行業成招工“大戶”
“許多春節期間裝修沒干完的活積壓到現在,如今是活多人少。”遼寧朝陽籍農民工孟猛一周前就找到了一份刮大白的工作,小區業主覺得他干活認真、實在,預定的雇主已經有了四五家。忙不過來的他急忙來這里找老鄉上崗,因為來得晚了,他還有些懊惱。早上8時前,已經來了七八撥雇主接走了大量的力工、水電工、木工、漆工以及水暖工等,包括他想要找的瓦工。
沈陽魯園農民工勞動力市場是東北地區最大的農民工勞動力市場之一,這里常年活躍著許多打零工的農民工。沈陽市魯園農民工工會工作人員劉艾東介紹,每年春節后是求職旺季,往年每天約有2000人來此求職,今年受疫情影響市場延期開業。目前,每天來市場的農民工約有200余人。
疫情防控形勢趨好下,沈陽許多家庭開始籌備裝修,不止魯園市場,在沈陽市皇姑區長江南街的大型家具裝潢商業街、皇姑區泰山路與長江街交匯口、渾南區臨波路等農民工求職聚集較多的地方,裝修行業的零工需求也日漸增多。
除了裝修行業,物流行業也是零工招聘“大戶”。3月9日~3月23日,沈陽市和平區舉辦兩場網絡招聘會,沈陽盈合俊達快遞有限公司招聘送餐員100名,位列招工榜首。疫情期間,外賣訂單、送糧送菜、網上購物驟增。上個月,齊磊找到一份送餐員的工作,最多一天接六七十單,日騎行100多公里。“雖然辛苦,但眼看著發工資的日子到了,能賺7000多元呢。”齊磊說,臉上也沒了兩個月前找不到工作時的愁容。
家政、餐飲業仍是“一活難求”
當天上午10時,在受訪的51名農民工中,家政員、養老護理員、水臺、廚師、洗碗工、擇菜工等家政、餐飲行業零工占36人,有15人在疫情后還未上過崗。與裝修、物流行業活多人少的情況截然相反,餐飲行業面臨“一活難求”,家政行業則面臨“信任危機”。
來自黑龍江的面案師傅李軍聽說勞務市場開放后,立即趕了過來,往年三四天就能找到活。今年來了10多天,趕上招工的雇主只有3撥。一聽他“報價”5000元,雇主轉身就把“報價”3000元的領走了。
“我手藝不錯,按往年的標準要價,不算高!”李軍說。由于人多活少,價錢被壓下了兩成。他告訴記者,等再遇到雇主,就把要價降下來,畢竟房租、三餐花銷不小,先掙錢讓手頭有點“活錢”才是正事。
3月23日,沈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第9號令,對進入小區的家政服務人員實行“健康通行碼”亮碼或掃碼管理,這意味著健康的家政員可進入雇主家中上崗。然而,記者采訪發現,當天來現場招家政員的雇主寥寥無幾,在網上發布家政招聘信息的雇主也并不多。家政員曹麗娟告訴記者,往年開春,掃房、擦窗、開荒等工作是最多的時候,幾乎整個4月不斷。今年盡管她有綠色的“健康碼”、村里開具的復工證明、身體狀態良好,仍未找到工作。不過,她還是有信心,“疫情控制越來越好,總會有恢復到往常的一天。”
用工反常,還需政府助力回暖
家政、餐飲行業對零工真的沒需求嗎?并不盡然。
沈陽娘子軍家政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姜艷鳳表示,目前家政、月嫂、育兒嫂、養老護理員的用工需求仍然很多,只是對上崗農民工的健康情況有顧慮。“這些崗位要進入雇主家中,有些要和老人、嬰幼兒同吃同住,難免有顧慮。如今的健康碼更多用來追蹤行程,很難保證家政員沒有感染風險。”
沈陽市一家大型連鎖餐館總經理陳長勇也表示,盡管門店的上座率不足同期,但是外賣訂單增多,對于后廚的水臺、廚師、打荷、擇菜員的需求也在增加。然而,為了做好食品安全、嚴格防護,企業對于雇傭新人有所顧慮,此外提供隔離14天的住宿,對于企業來說成本也高。
對于一邊“求職難”,一邊“招工荒”的尷尬,遼寧百聯人才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郝紅賓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可為達成就業意向、與雇主親密接觸度高的務工者提供上崗前核酸檢測及結果證明,讓雇主放心用工。也可以提供14天隔離住宿,由急需用工的雇主和政府補助承擔,以此來緩解特殊時期的用工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