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班組10人中6人有技能津貼,這個月班組人均到手工資超過5000元,其中最高的李新陽拿到8700多元。”近日,中國瓦房店軸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精密傳動軸承公司車工班組長郭大川滿含笑意地介紹說,收入提高了,大家學技術的勁頭更足了,工作的積極性更高了。記者獲悉,依據《瓦軸集團公司技能人才分級管理與激勵的實施方案》,技術工人被評為六級到一級的技能等級,每月享受100元到1200元的津貼。技能等級評定每年一次。
瓦軸集團公司通過技能津貼等激勵機制,讓技高者多得,積極引導工人立足崗位學技術,顯示了企業在技能人才培養上的決心和力度,它不僅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又實實在在地普惠了勞動者個人。同時,為高技能人才發放崗位技能津貼也具有正向激勵作用,更向社會傳達了一個明確的價值信號。
一個國家只有擁有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高技能人才才能繁榮富強。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支撐和基礎保障。
所以,各地和企業理應通過激勵措施提高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和待遇。還要看到,與收入提升相對應,不少年輕技術工人更渴望人生出彩的機會。實踐中,一些企業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創新。比如,實行面向技術工人的股權激勵,打通技能、技術和管理晉升通道,試行技術工人創新成果按要素參與分配等。這些創新舉措,有利于促進形成“當工人有前途”的價值導向。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產業升級的背景下,像瓦軸集團技術工人獲得技能津貼就具有積極的導向作用,有利于引導全社會重新認識技能人才的作用和價值。
